技术人员解析问题的6大步骤

2024-11-23 07:52:41

1、如何了解问题已经发生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①发生了什么问题;②那一个工序发生了问题;③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④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⑤发生问题的工序是谁在做;⑥为什么会发生问题;⑦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2、如何解找出问题的发生原因将1中收集到的问题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找出隐藏在其中的真正原因。我们通常使用分层法来进行信息的分析,分层法的使用注意点稍后再专门进行介绍。

3、问题发生原因的对策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对应措施。对应措施要确认以下几个内容:①要做什么;②为什么要做;③谁来做;④什么时候开始做;⑤那里做;⑥怎么做;⑦成本多少;⑧做多久。

4、对策的效果确认措施实施之后,还要对措施的实施进度、效果进行检查确认。因为在实际的生产中,部品、人员等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实施的措施是不是一直有效?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效果跟进,如有措施效果不好,要及时重新采取措施。

5、对策的水平展开同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在其他产品上发生?要弄明白类似产品有没有发生类似问题的可能性,如果有,上面的对应措施要在其他产品上考虑使用。

6、规定/标准的新建与修正把措施中采取的对应方法制定为实施准则,在以后的生产中作为标准执行。举个简单例子:内存条在插入的时候,吲溘活口经常需要重插两次才能正常工作。那么采取措施,直接插拔两次后再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该作业方法效果很好,并且在其他类似有金手指的产品上实施也有很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插拔两次作为标准作业在今后的生产中执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