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24-10-20 01:47:42

1、一、招生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基础专业招生,具体专业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2、二、试点院校第一批“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36所,具体是:1、北京(8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3、辽宁(1所):大连理工大学;4、吉林(1所):吉林大学;5、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6、上海(4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7、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8、浙江(1所):浙江大学;9、安徽(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福建(1所):厦门大学;11、山东(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12、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13、湖南(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14、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15、四川(1所):四川大学;16、重庆(2所):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17、陕西(2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18、甘肃(1所):兰州大学。

3、三、招生办法1、考生根据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计划3月底前公布)中报考条件要求,于4月份在网上进行报名,省市招办进行高考报名资格审核。2、考生参加高考;省市招办根据高校录取规则,于6月25日前,向高校报送一本线上合格考生名单及高考成绩(不含附加分)。3、高校根据“强基计划”招生总数,按照一定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高校考核名单,并于6月26日前在网上进行公示。4、高校于7月4日前,组织考生在指定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省教育行政部门或考生所在学校于6月27日前向高校提供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5、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并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名单,提交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6、考生填报志愿,办理录取手续。高校于7月5日前公示录取名单。

4、四、考生关注的几个要点1、目前看,考生可以同时选择几所高校报名,但必须考虑到,在高校考核期间,如果高校的考核时间重叠,考生必须有所选择。2、考生高考分数是原始分,不含加分项;所以像专利、论文等附加分对“强基计划”无用。对有特殊才能的考生院校可以破格录取,但考生必须过一本线。3、“强基计划”鼓励高校采取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录取后,限制调整专业。

猜你喜欢